GI-II凝胶成像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精密制造工艺,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。无论是长时间连续工作还是频繁开关机,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现,减少故障发生率,降低维护成本;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凝胶电泳实验,包括蛋白凝胶、DNA凝胶、96孔细胞板以及平皿培养物等。这种广泛的适用性使其成为实验室中的多面手,满足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;其结构紧凑合理,模块化设计使得各部件易于拆卸和更换。当出现故障时,用户可以迅速定位问题并进行修复,缩短停机时间,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GI-II凝胶成像系统的测定步骤:
1.开机准备
-接通电源:找到位于凝胶成像系统右侧的总电源开关,将其打开,待电源指示灯亮起。
-开启灯箱与电脑:按下灯箱后面的开关,同时打开与之连接的电脑,并启动相应的成像软件。
2.样品放置
-小心放入样品仓:将含有待检测样本(如蛋白凝胶、DNA凝胶等)的凝胶小心地放入凝胶成像仪的样品仓中,要保证凝胶的位置摆放端正,以便后续能准确成像。如果是需要进行透射成像的样品,像DNA胶这类,还需特别注意放置的方式和角度是否符合要求。
3.软件设置
-参数调整:在已启动的成像软件中,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关参数,例如曝光时间、对比度、亮度等,这些参数会影响图像的效果和质量,需要通过不断尝试来获取设置组合。
-选择成像模式:依据样品的特点和实验目的,选择合适的成像模式,常见的有紫外成像、白光成像等不同模式可供选择。
4.图像采集
-开始采集:确认样品放置好且软件参数设置完毕后,点击软件中的“采集”按钮,系统会按照设定的参数对凝胶进行图像采集。
-检查图像质量:采集完成后,查看所得到的图像是否清晰、完整,若不满意可重新调整参数再次采集。
5.后期处理与分析
-保存图像:将满意的图像保存到特定的位置,方便后续查看和使用。
-数据分析: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对图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,比如测量条带的灰度值、计算面积等,从而得出相关的实验数据和结论。
6.清理与关机
-丢弃凝胶并清洁仪器:实验结束后,按照规定正确丢弃使用过的凝胶,然后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样品台及舱门内侧等部位,保持仪器内部的清洁卫生。如果使用了紫外灯,需等待其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清洁滤光片。
-关闭软件及电源:先关闭图像软件,等待约5分钟后再切断主机电源,做好实验仪器的使用记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