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1000全自动细胞计数仪的核心技术融合了光学成像、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算法。其工作流程可简化为三步:1.通过高精度注射泵将细胞悬液均匀注入计数池;2.内置的LED光源和显微镜头组对细胞进行多角度照明,捕捉细胞在明场或荧光通道下的图像;3.图像处理系统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去噪、增强和分割,识别出每个细胞的边界、形态和荧光信号,输出细胞总数、活率、直径分布等关键参数。
以台盼蓝染色法为例,传统操作需人工混合细胞与染料,再通过显微镜区分被染成蓝色的死细胞和未染色的活细胞。而全自动设备通过双通道成像系统,可同时采集明场和荧光图像,软件自动识别台盼蓝的蓝色荧光信号,将活细胞标记为绿色圆圈、死细胞标记为红色圆圈,整个过程仅需15秒,且计数重复性误差小于2%。
IC1000全自动细胞计数仪的适应性远超传统设备,其应用场景覆盖了生物医学研究的全链条。
在细胞培养领域,科研人员可通过定期计数监测细胞生长曲线,判断培养基是否需要更换、细胞是否发生污染或老化。例如,在CHO细胞(中国仓鼠卵巢细胞)培养过程中,设备可实时追踪细胞密度和活率,帮助优化补料策略,使蛋白表达量提升30%以上。
在药物研发中,新药筛选需测试化合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,传统方法需通过MTT实验等间接指标推断细胞活性,而全自动计数仪可直接统计存活与死亡细胞数量,结合形态学分析(如细胞膜完整性、核质比),更准确地判断药物作用机制。
全自动细胞计数仪的操作界面通常采用触控屏设计,预设了多种细胞类型的计数参数(如PBMC、肿瘤细胞、细菌等),用户仅需选择对应模式、插入样本,点击“计数”即可完成全部流程。对于特殊需求,设备还支持自定义参数设置,例如调整细胞直径阈值、去团聚算法强度等,以适应不同细胞类型的计数需求。
数据管理是另一大优势。传统手工计数需手动记录数据,易出现笔误或丢失;而全自动设备可自动存储每次计数的图像、参数和结果,支持按日期、样本类型、实验人员等维度进行检索。多数设备还配备了数据导出功能,便于后续统计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