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功能酶标仪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精密检测仪器,凭借其能同时检测多种信号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、医学研究、药物开发、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。以下是其常见用途的详细介绍:
一、常规光吸收检测(比色法)
这是酶标仪最基础的功能,通过检测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值来分析物质浓度或反应情况。
生化指标检测:如检测血清或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萄糖、胆固醇、尿素氮、转氨酶等含量,常用于临床诊断或动物实验中的生理指标分析。
微生物生长监测: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细菌或真菌培养液在 600nm 左右波长的吸光度,绘制生长曲线,了解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生长阶段。
二、荧光检测
利用荧光物质被激发光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,灵敏度远高于比色法,适用于微量物质检测。
荧光探针检测:例如使用钙荧光探针(如 Fura-2)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,研究细胞信号传导;或通过荧光标记的抗体检测特定蛋白质的表达量(荧光免疫分析)。
核酸定量与定性:使用 SYBR Green 等荧光染料嵌入 DNA 双链,通过荧光强度定量核酸浓度;也可用于实时荧光定量 PCR(qPCR)的终点检测或 melting curve 分析(部分酶标仪支持)。
细胞活性与凋亡检测:如采用 Hoechst 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变化(凋亡特征),或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析基因表达调控。
三、化学发光与生物发光检测
基于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产生的光信号进行检测,灵敏度非常高,适合超微量物质分析。
化学发光免疫分析:如检测激素(如甲状腺激素、性激素)、肿瘤标志物(如 CEA、AFP)等,通过抗原 - 抗体反应结合化学发光底物(如鲁米诺)产生的光信号定量分析。
生物发光检测:利用萤火虫荧光素酶、海肾荧光素酶等报告基因,监测基因启动子活性、细胞信号通路激活情况,或用于活体成像前的体外预实验。
四、细胞水平分析
多功能酶标仪常搭配细胞培养板(如 96 孔板、384 孔板),用于高通量细胞功能检测。
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:如通过 CCK-8 法、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(增殖)或药物对细胞的毒性(抑制率),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。
细胞凋亡与坏死检测:使用 Annexin V - 荧光染料(如 FITC)结合 PI 染色,通过荧光信号区分凋亡早期、晚期及坏死细胞。
细胞内氧化应激检测:如利用 DCFH-DA 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(ROS)水平,评估环境因素或药物对细胞的氧化损伤。
五、其他特殊检测
时间分辨荧光(TRF)检测:通过延迟检测时间消除背景荧光干扰,常用于稀土元素标记的免疫分析(如镧系元素螯合物),提高检测特异性。
荧光偏振(FP)检测:基于荧光分子转动速度的变化,分析分子间相互作用(如蛋白质 - 小分子结合、DNA - 蛋白质结合),适用于药物筛选中的靶点结合实验。
AlphaScreen( Amplified Luminescent Proximity Homogeneous Assay ):一种均相检测技术,通过微珠 proximity 效应产生化学发光,用于检测蛋白质 - 蛋白质、蛋白质 - 核酸等相互作用,无需洗涤步骤,适合高通量筛选。
总结
多功能酶标仪的核心优势在于高通量、多模式检测,能满足从分子水平(核酸、蛋白质)到细胞水平的多种实验需求,是现代实验室中药物研发、基础科研、临床诊断等领域重要的工具。不同型号的酶标仪在检测模式、灵敏度、通量上可能存在差异,需根据具体实验需求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