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:
13146850046
产品目录/ PRODUCT MENU
技术支持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生物过程中,PH电极的维护和保养方法

生物过程中,PH电极的维护和保养方法

更新时间:2025-04-15浏览:158次

在生物过程中,pH电极的维护和保养直接影响其测量精度、响应速度及使用寿命。由于生物体系常含蛋白质、细胞碎片、微生物等污染物,且需经历灭菌、长期在线监测等特殊场景,维护方法需结合其工况特点设计。以下是具体的维护保养策略:

 

一、日常使用维护(基础保养)

 

1. 电极校准标准化

 

- 校准频率:

 

- 在线监测:每批次生产前校准(如发酵罐接种前),或每24小时自动校准一次(配套控制系统)。

 

- 离线使用:每次使用前校准(至少两点校准,pH4.01和pH7.01缓冲液,含温度补偿)。

 

- 校准注意事项:

 

- 校准液需新鲜配制(避免霉菌污染,建议每周更换),校准温度与被测体系一致(温差≤2℃)。

 

- 校准前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,并用软纸吸干(勿擦拭玻璃膜,防止机械损伤)。


 

2. 避免机械损伤与污染

 

- 安装与搅拌:

 

- 在线电极需配备保护套(尤其高搅拌环境),避免与罐体部件碰撞(如搅拌桨、挡板)。

 

- 搅拌速率稳定后再进行测量(减少湍流对电极膜的冲击)。

 

- 接触介质控制:

 

- 避免电极长时间接触强酸碱(如pH>12或<2超过30分钟),防止玻璃膜硅结构破坏。

 

- 非测量状态下,电极需浸泡在保护液中(如3M KCl溶液),避免膜表面干燥(干燥会导致响应时间延长50%以上)。


 

二、定期深度保养(根据污染程度调整)

 

1. 清洗去污(核心维护步骤)

 

- 常规污染物(蛋白/细胞碎片):

 

- 清洗液:0.1M HCl + 胃蛋白酶溶液(5% w/v)或专用电极清洗液(如梅特勒-托利多EProbe Clean)。

 

- 方法:离线浸泡30~60分钟(在线可通过CIP系统循环清洗15分钟),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至中性。

 

- 顽固污染物(生物膜/无机盐结晶):

 

- 碱性清洗:0.1M NaOH + 次氯酸钠(0.5%)浸泡20分钟(杀灭微生物并分解生物膜)。

 

- 酸性除垢:2%柠檬酸溶液浸泡(去除钙镁盐结晶,适用于发酵罐结垢场景)。

 

- 清洗频率:

 

- 普通细胞培养:每3天清洗一次;真菌/细菌发酵:每天清洗一次(因代谢产物污染更严重)。


 

2. 电解液与隔膜维护

 

- 参比电解液更换(针对可更换式电极):

 

- 发现电解液浑浊或液面低于刻度线时更换,使用高纯3M KCl溶液(含AgCl饱和,避免气泡残留)。

 

- 更换后轻甩电极,确保隔膜微孔充满电解液(避免气泡导致液接电位不稳定)。

 

- 隔膜检查:

 

- 观察隔膜处是否有絮状物堵塞,可用镊子轻刮(陶瓷隔膜)或反冲(纤维隔膜,用注射器从尾部注入纯水)。

 

- 严重堵塞时(响应时间>5分钟),建议直接更换隔膜(不可更换式电极需整体更换)。

 


3. 灭菌与消毒处理

 

- 在位灭菌(SIP):

 

- 耐高温电极(如玻璃膜材质):随罐体121℃灭菌15~20分钟,灭菌前确保电解液充满且隔膜无气泡。

 

- 灭菌后需重新校准(高温可能导致膜特性轻微变化),并检查电解液是否因蒸发减少(需补充至刻度线)。

 

- 离线消毒:

 

- 非耐高温电极(如荧光法传感器):用75%乙醇擦拭外壳,避免乙醇接触玻璃膜(可能导致膜脱水)。

 

- 临时污染处理:用0.1%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(杀灭表面微生物,适用于细胞培养洁净区)。


 

三、长期存储与备用管理

 

1. 短期存放(<7天)

 

- 浸泡在3M KCl保护液中(避免使用纯水,防止离子流失导致膜失效),存放于阴凉避光处。

 

- 每周更换一次保护液(防止细菌滋生污染隔膜)。

 

2. 长期存放(>7天)

 

- 先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,再浸泡在饱和KCl溶液中(浓度稳定,防止膜脱水),密封容器存放。

 

- 超过1个月未使用,启用前需用校准液活化2小时(或在缓冲液中搅拌30分钟,恢复膜响应性能)。

 

3. 电极活化(针对老化或干燥电极)

 

- 干燥导致的响应变慢:浸泡在pH7.01缓冲液中4~6小时,期间轻轻晃动电极(加速膜层水合)。

 

- 膜性能衰退(斜率<52mV/pH):可尝试用1:1的HCl和乙醇混合液浸泡30分钟(修复轻微污染的玻璃膜),但此步骤仅适用于普通电极,精密电极建议直接更换。


 

四、特殊场景维护要点

 

1. 高粘度/颗粒体系(如真菌发酵)

 

- 增加清洗频率(每次补料后清洗),选择大孔径陶瓷隔膜(减少堵塞风险)。

 

- 离线时用超声波清洗仪(低频模式,10分钟)辅助去除膜表面颗粒(需避免剧烈振动损坏电极)。

 

2. 低温环境(如冷链运输监测)

 

- 避免电解液结冰(可使用乙二醇改良的KCl溶液,凝固点-10℃),测量前预热至室温(5~30℃)。

 

- 低温下响应时间延长属正常现象(无需特殊维护,恢复温度后自动加快)。

 

3. 连续培养/灌流系统

 

- 集成自动清洗模块(如每换液一次触发清洗程序),使用非接触式pH传感器(如荧光法,减少膜污染)。

 

- 定期检查电极支架密封性(防止培养基渗入参比系统,导致信号漂移)。


北京科誉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26078号-1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    网站地图

联系电话:
13051415956

微信服务号